星期六, 四月 28, 2007

从国球乒乓球想到-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

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乒乓球这么强?显然从普及程度和乒乓球的起源来分析是不对的,因为篮球也很普及,但是中国的篮球还是不行;乒乓是起源于英国的,但英国的乒乓运动不行。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中国人的天赋特别适合打乒乓球,还可以说黑人爆发力好,适合短跑田径等运动,而欧洲人力量大,擅长力量型运动。这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和生理差异的角度来分析。但仔细一想,从基因上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的差异是很小的,并没有特别的所谓的运动优势基因的存在。因此这种先天运动决定论也不是很可靠。

那么,这种差异最有可能是后天的教育、训练、环境等等因素造成的了。我们如果找到了所有造就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所有因素,也就掌握了这项运动的秘诀。我这里不想全面的追究诸如个人的身体素质天赋、训练方法、饮食习惯等问题。我想问的是,何以乒乓球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国球(其它国家也一样),而不是其它的运动项目?这样问的时候,其实我心中已经有这样一种猜测,那就是:中国现在的经济环境和结构,决定了乒乓球成为了国球-或者说现在的中国人好像天生就适合打乒乓球似的。或者我想可以从当前中国的经济模式中,找到一点其中的原因。

让我们一步步来分析和检验这个推论的可靠性:

经济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交换直接影响了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分道扬镳。人从一出生就生活在社会中,不再是单纯的动物了,他的成长必然地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除了能量、物质的交换,还有信息、心理模式、社会道德等等的交换和生成。因此,每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一出生就可以受到有意无意的强化和训练,继承了这个环境的文化和思维、行动的模式、道德标准等,我们可以把这些通通称为特定的经济结构--靠这个结构模式,他和周围的环境发生关系,进而获得成长的动力。假如这样一个模型成立的话,在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从出生一刻开始,才开始了文明的分野,而与基因无关(黑人也可以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这种分野,无论是传统的、文化的、哲学的等等的分歧,都可以归结为经济结构的差别和变化。

而不同的运动,它的规则是不一样的:乒乓球的规定是:双方在相同规则下的平等的反应速度、灵活性、稳定性、技巧,最后才是力量的博弈。对于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社会比较混乱,需要高度灵活性、变通的新兴的充满变化的国家,这种计划经济下的个人对个人的博弈的情景,对中国人是再也熟悉不过的(又如高考,是一个尺度下的,分数的竞争,你要面对的是比你成绩好的人。)。篮球的话,则是,多方的合作精神、技巧、速度、力量的博弈。与高度的市场经济的合作竞争相适应,正是美国人从小开始最多面对的情景。

以上模型可以用来理解解释为什么各个国家喜欢和擅长的运动不一样,这当然有历史既成事实的原因,但这个既成事实也不是偶然的。这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变,来解释姚明现象(中国人现在需要市场经济那种合作竞争精神的培养,所以有了篮球运动的兴趣,因为它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要面临的经济博弈的模式和精神,所以乐此不疲。)。中国的女排为什么会衰弱?(排球比乒乓球更需要合作,比篮球更有秩序,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模型在运动上的投射,女排的辉煌正是中国处在经济转型的那一个时期)

推而广之,许多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可以追溯到当时当地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状况,人永远是社会的人。古人和今人的差别--基因突变和杂和带来的变化,也许并没有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变迁所带来的人的定义的变化大。或者应该说,我们应该把在这里谈论的人,理解成社会性的人,而不是生物上的人,这样一切人类文明(包括体育运动),是同一个逻辑序列,以前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从单个人、地区、国家角度理解),现在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重新建构一遍。这次的建构对作为整体的人类的行为和可能性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很不成熟的,比较凌乱的想法,没有做深入分析,主要是提出问题,欢迎大家批判讨论。

没有评论: